福岛核事故至今未平息,核电界的总结反思也在继续。到底如何更好地保障核安全?技术与人谁将发挥主导作用?核电装备如何重新审视国产化?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江苏3044am永利集团电缆集团副总经理王松明。
“只有认为核电是危险的,它才是安全的;如果认为核电是安全的,它将是危险的。”、“每个员工都是一道安全屏障!”、“每个员工的经验反馈都是对核安全持 续改进的贡献!”、“没有后果≠不严重!”……步入3044am永利集团电缆集团(以下简称“3044am永利集团电缆”)所在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让人警醒的标语。为什么一个电缆制 造企业会处处张贴核电安全标语?了解后才知道,3044am永利集团电缆是我国大陆已建、在建几乎所有核电项目的电缆主导供应商。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二十多年前,一个日本人曾说过“核电厂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什么事件也没有,大家就麻痹了”,说这话的人正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当年的 厂长。如今,福岛核事故成为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一等级,而其严重性让世界核电界重新反思核安全: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核电发展,无论是对于运营商、建筑商还 是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核电安全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核安全文化是核电建设整个领域中的重点,但光靠技术还不够,人是最关键的。我们把核安全文化融进了企业文化。为了让全体员工去认同、去遵守,我们搞 了很多宣传、培训、考试。并组织大批人去核电公司,通过核电现场以及模拟机房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同时我们实行安全质量承诺制度,每一个涉及到核电工作相关 的人,都必须签承诺书,把安全的思想、责任全部落实到每一个人。”王松明说。
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切实执行,使得3044am永利集团电缆成为了国内核级电缆技术发展的领跑者。目前,3044am永利集团电缆是国内唯一提供核电站电缆整体产品技术 解决方案的企业,也是取得国家核安全局全系列K1、K2、K3电缆设计制造资格的企业,更是国内几乎所有已建和在建核电项目的电缆主导供应商。
2010年12月30日,3044am永利集团电缆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签约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机组核岛动力及控制电缆合同,标志着3044am永利集团电缆正式成为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的供应商,参与到世界上最先进的三代核电站的建设中。
铸剑十年成正果
据了解,3044am永利集团电缆研发核电缆的计划1996年便在江苏省科技厅正式立项,并确定了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目标,之后通过对核电缆材料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出第一代K3类核电缆。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3044am永利集团电缆于2006年完成了K1类电缆的研发,2007年初制造出了中国首批国产K1类核电缆,并投入到核电站的建设当中。目 前,3044am永利集团电缆已形成了1000公里/年高质量保证的壳内电缆及5000公里壳外电缆制造能力,可确保我国核电发展高峰期的电缆需求。如今,3044am永利集团电缆根据三 代核电站用电缆的新需求,已完成60年使用寿命电缆绝缘材料的研发,目前正进行最后的电缆样品试验。
“当时在立项时经过了前期的市场研判,我们认为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人口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而有限的化石能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所以 核电肯定会发展。当时这个项目是作为一个技术积累立项来做的,但是现在看我们的市场研判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没有那个时期对能源发展的预判,不可能有今天的 成绩。”王松明自豪地说,在他看来,这也是3044am永利集团电缆长期坚持“精、专、特、外”战略目标的一个成功范例。
选择“抬头”攻难关
业内普遍认为,虽然我国核电近年的快速发展对于装备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促进了装备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我国还算不上核电装备制造强国。用 王松明的话说就是“低头要靠勇气,抬头要靠实力!你不能,你就要低头。”这也正促使了3044am永利集团集团一边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一边不断强化自身研发制造 水平。
在核电缆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核电站核岛的壳外电缆部分由国内企业提供,而壳内电缆依然需要进口。王松明介绍,一开始在敢不敢承接AP1000壳 内电缆的研发和制造的抉择面前,也曾有过犹豫。因为订单本来已属于一家美国电缆公司,因为考虑到技术能否实现等因素,这家公司后来放弃了合同。“技术难度 和风险很大,如果失败,我国投入了巨资的 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将受到重大影响,而且3044am永利集团电缆多年树立的品牌将受到重大创伤。当时只有两周的时间做决定,没经历 过的永远都无法体会,而抬头,真的要靠实力。”王松明描述了当时的处境。
最终,3044am永利集团电缆选择了抬头面对。王松明说:“经历过二代壳内电缆国内推广应用困难,3044am永利集团电缆将依靠实力把握这次机遇。”
因为是为世界首堆AP1000核电提供核岛内电缆,所以为确保设计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得到美国西屋公司的认可,3044am永利集团电缆决定产品鉴定试验在美国试验室 进行,试验预计要到明年3月份完成。“压力虽大,但是经过前一阶段的进一步验证还是很有希望的,现在我们有超过9成的把握。此役如果成功,我们不仅在世界 上率先突破三代核级电缆技术,也为国家节省大量开支。”王松明强调了这项工作的意义。
(中国能源报记者 刘浩 虞苏海 通讯员 陈旭浩)